中西方奶茶的起源
日期:2019/11/1
一、奶茶的起源
奶茶,始于17世纪初期的香港石板街(石板街昔日被称为“总督第一街”。石板街,是以石板铺街而得名香港老街,紧邻兰桂坊),广州官吏林智贤,首创以加了牛奶的茶在香港石板街招待荷兰使节,这种独特的喝法旋即被带回荷兰。
1680年,约克公爵夫人又将时髦的荷兰式饮茶——在茶中加鲜奶、砂糖引进英国,一时成为风潮,尤其受到英国皇室贵族的喜爱,并主要成为英皇贵族专供饮品。因气候的不同,烧奶茶的方式有两种,南方讲究个“拉”,两个杯子间牛奶和酽茶倒来倒去,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线,以便茶乳交溶。北方则说的是“煮”,将牛奶倒入锅中,煮沸后加入红茶再小火煮数分钟,加糖或盐过滤装杯。烧茶的工具也不同,烧茶多用一口满是沸腾牛奶的大锅,和一个装煮好酽茶的大铜壶,铜壶带龙头,常画上一只竖眼和三道扛,象征主神湿婆(Shiva),有时还装饰着新鲜的茉莉花串,煮茶则简单的多,一个煤油炉加一口小铝锅,哪里都能开张。拉茶常见于印度南部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,煮茶则遍布中亚和南亚的大部分地区,西藏的甜茶也属此类。
茶原产于中国,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传到印度。印度最早栽培茶树的地区是在西北部的阿萨姆,据说英国人就是从当地的部落那里学会喝茶的,由此看来,著名的英国下午茶也是印度奶茶的变种。
二、茶的主要功效
在西藏牧区,牧民制作奶茶是采用天然牛奶及茶。牛奶含丰富的蛋白、脂肪等多种高级营养物质。茶中含咖啡碱,多种维生素(VC、VD、菸酸、叶酸等)、单宁酸、茶碱、芳香油、氨基酸、糖类、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。天然牛奶及红茶所制的奶茶可以去油腻、助消化、益思提神、。然而市面上出售的奶茶一般不含牛奶及茶的成分,只会对健康造成危害。
三、中国奶茶最初来源
奶茶的发源地,最初最正宗的就是蒙古奶茶。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,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奶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,至今仍然是日常饮用及待客的必备饮料。其他地区则有不同口味的奶茶,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玛萨拉的特殊香料闻名。在牧区,他们习惯于“一日三餐茶,一顿饭”。
蒙古族人喝咸奶茶,除了解渴外,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方法,每日清晨,主妇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锅咸奶茶,供全家整天享用。
蒙古族喜欢喝热茶,早上,他们一边喝茶,一边吃炒米,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,以便随时取饮。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,但早、中、晚三次喝咸奶茶,一般是不可缺少的。
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,是由牛奶和红茶混合制成,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。奶茶兼具牛奶和茶的双重营养,从元朝起,开始逐渐传遍世界各地,后经过传播和演变,已经发展出多种风味,如冰奶茶,热奶茶,甜奶茶,咸奶茶等。目前在东亚、东南亚、中亚、英国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。最初的奶茶分类有以下几种:
1、草原奶茶
蒙古族、哈萨克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做的奶茶统称草原奶茶,蒙古奶茶、新疆奶茶均属于草原奶茶。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,用砖茶混合鲜奶加盐熬制而成。北方草原气候寒冷,喝热的咸奶茶可以驱寒。
2、珍珠奶茶
中国的奶茶发源于台湾,在台湾盛行的珍珠奶茶,则于奶茶内加入粉圆,煮熟的粉圆外观乌黑晶透,遂以“珍珠”命名,另可加入各式各样的配料,调制出不同的味道。
珍珠奶茶是台湾“泡沫红茶”文化中的一种,虽然只是在奶茶中加入木薯粉圆,但却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饮料与小吃之一。
台湾有二间店铺宣称是珍珠奶茶发明者。台中市经营泡沫红茶店“春水堂”的刘汉介先生,自称于1983年开始实验制作奶茶,又说是店内女职员无意中调制成功。当时所加材料为水果、糖浆、糖渍地瓜和粉圆。
3、港式奶茶
又称为“丝袜奶茶”,以红茶混和浓鲜奶加糖制成,下奶及糖较多,杯的体积较大,热饮、冻饮均可。是普罗大众和低下阶层的流行饮料,一般于早餐或下午茶时饮用,如出外用膳的话即使于午餐或晚餐也会喝到。
4、拉茶
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有“拉茶”,制作方法与香港奶茶差不多,但中间多一道“拉茶”的工序,是一门很讲技巧的手艺。所谓“拉茶”即是将已煮好的奶茶由一个器皿高空倒入另一个器皿中,此过程会被重覆数次,高度的冲力被认为可以增加奶茶的浓郁和使之更香滑均匀。(作者/中新盛世文化)